端午节就快到来,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,光是包含“端午”的就有218首,这里不囊括形貌端午景象、端午习俗的句子。经过古诗,咱们可以知晓昔人端午节是怎么过的,看看昔人过端午都有什么习俗?
元稹青睐“萌”粽子陆游爱办派对吃粽子
墨客和吃货是两个并不矛盾的词,在我国古代,越是文化人,就越考究吃。文人们端午吃粽子就是一个明证,例如说,那粽叶非得是太湖里的,那糯米非得黄河滨上的才好……昔人吃粽子,名堂众多。似唐代着名墨客元稹,就是写“白头宫女在,枯坐说玄宗”的那位,他诗风婉约,理想中的粽子也很精小。元稹有诗“绿粽新菱实,金丸小木奴。”可见他对那种小如初生绿菱的“迷你卖萌”粽子一往情深。
不过苏东坡的味道却又不一样:“不独盘内见卢橘,时于粽里得杨梅”,说明对以蜜饯为馅的粽子击节称赏。而清代林苏门的“一串穿成粽,名传角黍通。豚蒸和粳米,白腻透纤红。细箬轻轻裹,浓香粒粒融。兰江腌酺贵,知味易牙同。”则暴露了他对火腿粽子的心心念念。
当然有美味的不能独享,很多墨客也青睐在这一天约好朋友一起分享鲜味的粽子。宋代陆游也写过“端午数白天,更约同解粽”的诗句,看来陆游算是个比较青睐热闹的“派对达人”。不过,热闹繁华的背后老是寥寂空虚冷,每一个日子均会引起他们对故里、亲人的缅怀,端午当然也不破例。青睐独自散步的墨客们,也免不了在日子里思乡。似宋代墨客朱松就在他的《重五》一诗中写道:“他乡逢午节,卧病此衰翁。竹笋进新紫,榴花开小红。山深人寂寂,气润雨蒙蒙。煮酒无寻处,菖蒲在水中。”昔人没有电话,只能托些个花花卉草、菖蒲艾叶什么的拜托一下对亲人的相思,如果如如今这般通信发达,一个电话便可听到乡音,就不会有这些让人读来撕心裂肺的诗句了吧。